2025-05-18
4K 160Hz / FHD 320Hz 二選一
AOC U27G4 27" Fast-IPS 電競顯示器
文: Angus Wong / 評測中心


AOC 推出全新 U27G4 電競顯示器,搭載了 27 吋 4K UHD Fast-IPS 面板,最大賣點是支援在 4K 160Hz 及 FHD 1080p 320Hz 兩個模式之間自由切換,無論是想要高解析度的細節還原力,還是高刷新率帶來的動態清晰度都能滿足,並具備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及 Adaptive-Sync 幀率同步技術,提供流暢清晰無撕裂的遊戲畫面。而且還擁有 127% sRGB 及 99% DCI-P3 的廣色域覆蓋,以及通過了 DisplayHDR 400 的認證,喜歡打機的讀者值得留意!!



AOC U27G4 27" Fast-IPS 電競顯示器

 

AOC U27G4

▲ AOC U27G4 電競顯示器

 

 

AOC 近日推出了全新 U27G4 27 吋電競顯示器,它搭載了由友達生產的 Fast-IPS 面板,最大賣點在於支援 4K 160Hz 及 FHD 320Hz 雙模式,既能在遊玩著重畫面細節的劇情類遊戲時使用高解析度模式,也可以在講求動態清晰度的 FPS 遊戲中使用高刷新率模式,而且還具備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及 Adaptive-Sync 幀率同步技術,以及擁有 127% sRGB 及 99% DCI-P3 的廣色域覆蓋,並通過了 DisplayHDR 400 的認證,配合硬件低藍光及不閃屏技術,HK$3,299 的定價相當具吸引力。

 

 

AOC U27G4 詳細規格表

屏幕尺寸27.0"
顯示比例16:9
曲面孤度平面
面板類別IPS
面板子類別AHVA
子像素排列RGB 垂直排列
背光技術WLED (GB-LED + KSF) 側入式背光
表面處理Anti-glare、Haze=25%、3H 硬度
解析度3840 x 2160 (UHD)
像素點距0.15525mm (163ppi)

SDR 亮度350cd/m2
HDR 峰值亮度400cd/m2
HDR 支援/認證VESA DisplayHDR 400
原生對比度1000:1
動態峰值對比度80,000,000:1
可視角度178°/178° (CR≧10)
色彩顯示1.073G - 10-bit (8-bit+Hi-FRC)
色域範圍127% sRGB、99% DCI-P3、108% NTSC

GtG 反應時間1ms
最大更新率

160Hz (4K UHD)

320Hz (1080p FHD)

VRR 認證

-

VRR 範圍

48-160Hz (4K UHD)

48-320Hz (1080p FHD)


視訊接口

DisplayPort 1.4a x 1

HDMI 2.1 x 2

USB 接口(上行)-
USB 接口(下行)-
音效接口

3.5mm 音效輸出 x 1

內置喇叭-

VESA Mount100mm x 100mm
俯仰調節-5° ~ +23°
擺動調節-30° ~ +30°
高度調節130mm
垂直旋轉-90° ~ +90°
電源輸入100~240Vac,50/60Hz
電源供應器內置式
電力消耗

開機: < 34W

待機: < 0.5W

尺寸 (寬 x 高 x 深)

613.89mm x 386.03~516.03mm x 239.9mm (連底座)

613.89mm x 366.31 x 51.28mm (淨屏幕)

重量

5.78Kg (連底座)

4.30Kg (淨屏幕)

 

 

AOC U27G4

▲ 正面採用三邊窄邊框設計

 

AOC U27G4

▲ 機背採用對稱的寶石切割風格

 

 

外觀方面,AOC U27G4 的正面採用了三邊窄邊框設計,機背採用了磨砂質感搭配對稱的寶石切割風格,中央設有一個紅色的圓環裝飾,旁邊則印上灰色的 AOC Gaming 商標,整體觀感簡約而不失型格,相當耐看。

 

AOC U27G4

▲ 採用 V 字型立體底座並附有走線孔設計

 

AOC U27G4

▲ 預留了 100mm x 100mm VESA 孔位

 

 

支架方面,顯示器搭載了 V 字型立體底座配六角支柱的組合,能夠提供可靠穩固的支撐能力,而且支援 -5º 至 23º 俯仰度、正負 30° 擺動角度、130mm 的高度升降以及正負 90° 的垂直旋轉功能,讓玩家能以最舒適的角度觀看屏幕。並預留了 100 x 100mm VESA Mount 孔位,方便用家搭載夾檯式支臂或掛牆式支架使用。

 

 

 

搭載 27 吋 4K IPS 類型液晶面板

 

AOC U27G4

▲ 搭載由 TPV 組裝的 IPS 類型面板、整體可視角度優秀

 

 

顯示面板方面,AOC U27G4 搭載了由 TPV 冠捷科技生產的 27 吋 UHD IPS 類型面板,型號為 TPM270WR1-QAN07.U,屬於由 TPV 代工組裝的定制面板,其液晶部分實際上是 AUO 友達光電提供的 AHVA 面板,原型號為 M270QAN07.6,亦即是早前備受玩家推崇的「友達 7.0」的後繼型號,擁有著相當不俗的反應時間表現,所以亦被宣傳為 Fast-IPS。至於背光方面則搭載了具備紅色 KSF 磷光體塗層的廣色域側入式 WLED 背光模組,提供廣闊的色域覆蓋。 

 

 

面板詳細資料
面板總成代工廠TPV 冠捷科技
面板總成型號TPM270WR1-QAN07.U
液晶面板製造商AUO 友達光電
液晶面板型號M270QAN07.6
面板類別IPS
面板子類別AHVA
面板尺寸27.0"
解析度3840 x 2160 (UHD)
原生刷新率160Hz
色彩深度1.073G - 10-bit (8-bit+Hi-FRC)
子像素排列RGB 垂直排列
背光類型WLED (GB-LED + KSF) 側入式背光
分區調光-
額外技術-
表面處理Anti-glare coating、Haze=25%、3H 硬度

 

 

 

350nits SDR 亮度、通過 VESA DisplayHDR 400 認證

 

AOC U27G4

 

亮度方面,AOC U27G4 的官方規格指出其亮度及靜態對比度分別為 350nits 及 1000:1,經實際測量得出在 100% 亮度設定下的最高 SDR 亮度為 380nits,靜態對比度為 1018:1,亮度較規格標示值高出超過 20%,充分滿足室內環境的日常使用需求。

 

AOC U27G4

 

亮度曲線方面,經實際測量得出顯示器在的亮度曲線平滑且接近 Gamma 2.2 標準,平均 Gamma 值為 2.14,適合大部分日常應用情境使用,同時提供了由 1.8 至 2.6 共 5 個 Gamma 等級選項,用家可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 Gamma 設定。

 

AOC U27G4

 

HDR 方面,顯示器支援 HDR10 標準並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 400 的認證,經實際量度得出 HDR 亮度能大幅提升至最高 583nits,雖然仍受 IPS 類型面板對比度不高的特性所限,但由於亮度表現優秀,能夠更好地還原畫面上的高亮部分,整體 HDR 呈現效果不俗。

 

除此之外,顯示器還提供了多個 HDR 模式可以最佳化不同使用情境的觀看體驗,包括遊戲、相片、電影 及 DisplayHDR 標準模式,而且支援在開啟 HDR 的狀態下調整背光亮度,擺脫過往使用 HDR 就只能將顯示器鎖定在最高亮度的不便。

 

AOC U27G4

 

AOC U27G4

 

AOC U27G4

 

AOC U27G4

 

 

色調映射策略方面,通過實際量度並繪制出 AOC U27G4 在各個 HDR 模式下的亮度曲線及電光轉換函數追蹤 (EOTF Tracking) 曲線,可以看到在不同模式下的映射略有不同,但整體而言差別並不大,基本上都有遵照 PQ EOTF 標準,而且皆採取了硬裁切 (Hard Clip) 處理以維持正確的影像對比度,能夠忠實地還原各種 HDR 內容。

 

 

 

4K 160Hz / FHD 320Hz 雙解析度切換、1ms GtG 反應時間

 

AOC U27G4

▲ 支援雙解析度切換

 

 

AOC U27G4 其中一大賣點就是具備雙模式切換功能,用家可以透過顯示器底部的 OSD 按鍵在原生 4K 160Hz 和 FHD 320Hz 模式之間作出切換,玩家可在遊玩著重畫面細節的 RPG 或劇情類遊戲時使用高解析度模式以善用 4K 解析度的細節還原力,並在講求流暢度和動態清晰度的 FPS 遊戲中使用高刷新率模式,只需一隻顯示器就能滿足兩種截然不同的使用需求。

 

AOC U27G4

▲ 支援 VRR 技術

 

 

另外,顯示器在兩個解析度模式都支援 Adaptive-Sync 可變刷新率控制,而且兼容 LFC 低刷新率補償技術及 VRR Over HDMI 技術,無論是遊玩 PC 還是 Console 家用機都能夠享受流暢無撕裂的遊戲體驗。

 

 

畫面刷新率、VRR 及動態模糊相關規格


最高刷新率 (DisplayPort)160Hz (UHD) / 320Hz (FHD)
最高刷新率 (HDMI)160Hz (UHD) / 320Hz (FHD)
VRR 範圍 (DisplayPort)

48-160Hz (UHD) / 48-320Hz (FHD)

VRR 範圍 (HDMI)

48-160Hz (UHD) / 48-320Hz (FHD)



VESA Adaptive Sync支援 (未認證)
AMD FreeSync支援 (未認證)
NVIDIA G-Sync支援相容模式 (未認證)
G-Sync 硬件模組沒有
VRR Over HDMI支援
LFC 低刷新率補償支援


官方反應時間數據1ms GtG
VESA ClearMR未認證
BFI 插黑幀功能支援

 

 

AOC U27G4

▲ 顯示器擁有優秀的動態清晰度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除了高刷新率及防撕裂畫面同步技術外,顯示器的反應時間同樣重要,反應時間越短在高速的動態畫面上出現的殘影就越輕微。AOC U27G4 所搭載的「友達 7.0」面板後繼型號的規格書標明其原生 GtG 反應時間為 5ms,而 AOC 則宣稱產品具備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速度規格。同時,顯示器提供了「正常」、「快」、「更快」及「最快」4 個 Overdrive 等級可供選擇,透過適當增加 LCD 液晶的驅動電壓,加速液晶分子偏轉的過程,從而降低反應時間以減少畫面的殘影問題。

 

AOC U27G4

▲ 提供 4 個 Overdrive 等級選擇

 

 

不過,當電壓調得過高,即使顯示器的初始反應時間有所降低,像素過衝 (Overshoot) 的問題亦會隨之而來,這會導致畫面出現不同於一般拖影的逆殘影/鬼影。所以為了能夠找出效果最佳的 Overdrive 等級選項,筆者將會利用光敏感測器配合電壓測量設備採集顯示器在 320Hz 刷新率模式、各個 Overdrive 等級下的 GtG 反應時間及 Overshoot 偏移程度數據作分析。

 

AOC U27G4

 

AOC U27G4

 

AOC U27G4

 

 

測試結果顯示,U27G4 在「正常」等級下的平均初始反應時間為 4.92ms,與面板規格上列明的 5ms 常規數據極之貼合。而在「快」和「更快」下則可以將平均反應時間分別降至 4.5ms 和 3.45ms,後者不但能夠完全滿足 160Hz 刷新率下所需的 6.25ms 刷新週期,亦能夠在大部分灰階過渡下應付 320Hz 下的 3.125ms 刷新週期,而且並未出現足以對畫面構成負面影響的 Overshoot 情況。

 

AOC U27G4

 

而在「最快」等級下,雖然平均初始反應時間能更進一步地壓縮至 2.62ms,亦能做到接近官方規格所指的 1ms 最低反應時間,不過由於此時液晶面板的電壓被調較得較為十分進取,會衍生出一些 Overshoot 偏移問題,平均及最大的偏移值為 10.2 及 26,雖然未至於不可用,但整體效果絕對不會比「更快」等級來得好,大家把它視作為讓廠方「刷數據」的模式就好了。

 

 

 

實際觀看效果演示

 

UFO Ghosting Test V2 160Hz

▲ 透過 Ghosting Test 網站工具檢視顯示器的殘影程度

(詳情可參考 BLUR BUSTERS 網絡提供的說明)

 

 

不過單看數據大家可能會比較抽象,筆者接著會透過 Blur Busters Motion Tests 網站上的 Ghosting Test 功能拍攝顯示器在不同反應時間等級下人眼所看到的實際效果,順道也讓大家比較一下 4K 160Hz 及 FHD 320Hz 模式在動態清晰度上的差異。

 

AOC U27G4

▲ 4K 160Hz 模式下的實拍效果

 

AOC U27G4

▲ FHD 320Hz 模式下的實拍效果

 

 

從上面兩張圖片可以看到AOC U27G4 在兩個解析度模式下的最佳 Overdrive 檔位並不一樣,認真觀察的話能夠看出在 4K 160Hz 模式下「快」等級的殘影程度最輕微,反而在「更快」和「最快」等級就會因為像素過衝令 UFO 圖案看起來有些鬼影,至於在 FHD 320Hz 模式則「更快」檔位的效果最佳,實拍表現符合上方的測試數據,故判定顯示器的無鬼影平均反應時間為 3.45ms GtG,像素反應速度表現優秀。與此同時,將兩張實拍圖直接進行對比亦不難看出 FHD 320Hz 那張的動態清晰度明顯優於 4K 160Hz,UFO 圖案上的細節如外星人的眼睛都能夠看清,甚至能夠媲美 240Hz 的 OLED 顯示器,對於 FPS 遊戲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大優勢。

 

 

設有 MBR Sync 低動態模糊模式

 

AOC U27G4

▲ 提供 MBR Sync 低動態模糊模式

 

 

不過即使顯示器擁有高刷新率及低反應時間,礙於人類視覺系統的暫留現象,在觀察高速的動態畫面時仍會出現一定的動態模糊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顯示器的動態清晰度,AOC U27G4 就設有 MBR Sync 模式,屬於一項透過控制背光模組快速頻閃達成的插黑幀 (Black Frame Insertion) 技術,由於這樣會使人眼能夠接收到畫面訊號的時間減少,所以能有效降低因視覺暫留現象造成的動態模糊問題,令畫面看起來更清晰,據官方數據指出最低可令 MPRT 運動圖像反應時間降至 0.3ms (320Hz) 及 0.5ms (160Hz) 的水平。筆者在這部分會將顯示器設定在 FHD 320Hz 模式及「更快」Overdrive 檔位,並繼續採用與觀察殘影程度相同的方式對比開關 MBR Sync 模式後的視覺差異。

 

 

實際觀看效果對比

 

AOC U27G4

▲ MBR Sync 模式開關效果對比

 

 

從上方的對比圖可以看到,開啟 MBR Sync 模式後確實能帶來更清晰的動態影像,跟隨 UFO 圖案快速移動的英文字串亦變得可閱,而且最令人驚喜的是開啟此模式後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亮度下降問題,是近期測試過眾多顯示器當中 BFI 插黑幀技術做得最好的一款。

 

 

 

99% DCI-P3 色域覆蓋、10-bit 色彩顯示能力

 

AOC U27G4

▲ 支援 10-bit 色彩顯示能力

 

 

色彩方面,AOC U27G4 搭載的液晶面板原生支援 8-bit 位元深度色彩轉換,在配合 Hi-FRC 算法技術後使之具有 10-bit 的色彩顯示能力,在實際觀看下的色彩過渡效果自然,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色塊或色彩斷層問題,能呈現平順的色彩漸變效果。

 

AOC U27G4

 

色域方面,官方宣稱顯示器具有 127% sRGB 及 99% DCI-P3 的色域覆蓋,並在 OSD 選單提供了「面板原生」、sRGB 及 DCI-P3 三個色域模式可供選擇,筆者就利用了 Calibrite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 校色器對各個模式進行了色域檢測,所有測試皆以模式的預設值及在 SDR 輸入下進行。

 

AOC U27G4

▲ 面板原生模式下的色域覆蓋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測試結果顯示,AOC U27G4 的 最大色域容積為 129.1% sRGB、89% Adobe RGB 及 91.5% DCI-P3,接近官方規格標示的數值,對於不追求色彩精準度的使用情景來說能獲得豐富鮮豔的顏色呈現效果。

 

AOC U27G4

▲ sRGB 模式下的色域容積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至於在 sRGB 及 DCI-P3 色域模式下的色域限縮處理亦合格,能將顯示器廣闊的色域範圍限縮至相對應的標準色彩空間範圍內,減輕由廣色域覆蓋引致的顏色過飽和問題。

 

 

色域覆蓋 / 色域容積表現
色彩模式 sRGB Adobe RGB DCI-P3
面板原生98.9% / 129.1%84.5% / 89.0%86.6% / 91.5%
sRGB93.3% / 94.5%65.0% / 65.1%66.9% / 66.9%
DCI-P398.5% / 123.0%81.8% / 84.8%85.7% / 87.1%

(備註:色域覆蓋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重疊部分的佔比,最高為 100%;色域容積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的相對面積百份比,可以突破 100%)

 

 

 

出廠獨立色彩校正報告、特設均勻度補償功能

 

AOC U27G4

▲ 提供了一份獨立的出廠色彩校正報告

 

 

色準方面,每部 AOC U27G4 在出廠前皆會經過獨立色彩校準,確保產品在 sRGB 色彩空間模式下能夠達到平均 DeltaE < 2 的色彩精準度,同時提供了一張色彩校正報告供用家參考,以筆者手上的測試品為例,報告就顯示產品在 sRGB 色域模式下擁有 0.5 的平均 Delta E 色準。

 

AOC U27G4

 

筆者亦有對顯示器的 sRGB 色域模式進行了色準測試,結果得出平均 Delta E 色差值為 1.45,達到平均 DeltaE < 2 的水平,足夠應付網絡圖片設計及影像編輯等專業工作,以一部主打電競性能的顯示器來說十分不錯。

 

AOC U27G4

▲ OSD 選單中提供了均勻度補償的選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這份出廠校正報告中還可以了解到這台 U27G4 除了進行過色彩校正外,其實還做了亮度均勻度校正,只需要將顯示器的亮度情景模式設定成均勻度補償模式即可獲得最佳的亮度均勻度表現,這個過往應該只會存在於專業級顯示器上的功能竟然再度被 AOC 放在電競顯示器上,實在令人喜出望外。實際對顯示器進行屏幕均勻度測試,在選用均勻度補償模式下進行 5 x 3 方格陣列的白場取樣,結果顯示筆者手上的測試樣品的亮度均勻度為 91.99%、平均亮度差異只有 3.88%,亮度均勻度表現相當優秀。

 

*註: 亮度均勻度使用 IMDS 標準中訂明的 Emin/Emax 公式計算,數值越接近 100% 越佳,80% 以上為合格。

 

 

 

HDMI 2.1、DP 1.4a 顯示輸入接口

 

AOC U27G4

▲ 顯示輸入接口

 

 

連接性方面,AOC U27G4 設有兩組 HDMI 2.1 及一組 DisplayPort 1.4a 顯示輸入接口,兩款接口皆支援 3840 x 2160@160Hz 或 1920 x 1080@320Hz 兩種解析度的 10-bit RGB 4:4:4 格式輸入。

 

下表將列出顯示接口所支援的最佳顯示設定:

 

 

HDMI、DisplayPort
解析度刷新率 色彩設定 HDR
3840 x 2160160Hz10-bit RGB
1920 x 1080320Hz10-bit RGB

 

 

音效輸出方面,顯示器並未內建喇叭,不過備有 3.5mm 耳機接口,能將數碼音源輸出至外置揚聲器或耳機。

 

 

AOC U27G4

 

 

筆者亦對 AOC U27G4 的兩種輸入接口在不同刷新率下進行了 On Display Input Lag 輸入延遲測試,透過儀器測量由影像訊號發出至畫面作出顯示之間所需的時間,順帶一提,上述測試除了 240Hz 及 320Hz 外全部採用 4K UHD 解析度進行。結果顯示,顯示器在 320Hz 最大刷新率下的平均輸入延遲能控制在 2ms 以內,而在家用遊戲機常用的 120Hz 刷新率下亦只有 4ms 左右,輸入延遲表現十分優秀。

 

AOC U27G4

▲ PS5 顯示輸入支援性

 

AOC U27G4

▲ XBOX Series X 顯示輸入支援性 

 

 

Console 家用遊戲機支援性方面,AOC U27G4 的兩組 HDMI 2.1 接口皆支援以最高 12Gbps FRL 通道模式運作,4 條通道合共能提供最高 48Gbps 的頻寬容量。無論連接至 XBOX Series X|S 還是 Sony PlayStaion 5 都能夠在 4K UHD 原生解析度下啟用 120Hz 高幀率模式,還支援 HDMI-VRR 技術及 ALLM 自動低延遲模式,充分照顧家用機玩家的需要。

 

 

家用機支援性
HDMI 接口版本HDMI 2.1
HDMI 最大頻寬48Gbps (12Gbps FRL x 4)
 Sony PlayStation 5 最佳顯示設定2160p@120Hz YUV422
 XBOX Series X 最佳顯示設定2160p@120Hz RGB
虛擬 4K支援原生 4K
4K@24Hz
4K@50Hz
HDR10✔ (  )
Dolby Vision
HDMI-VRR✔ (  )
Adaptive-sync over HDMI✔ ( )
自動低延遲模式 (ALLM)✔ (  )
提供 HDMI 線材Ultra High Speed HDMI @ 1.8M x 1

表格內的    圖示分別代表 XBOX Series X|S 及 Sony PlayStaion 5 系列

 

 

 

TÜV Rheinland 硬件低藍光認證

 

AOC U27G4

▲ 通過德國萊因硬件低藍光認證

 

 

此外,對於有機會長時間面對屏幕的遊戲玩家來說,顯示器中的短波長藍光和低頻閃爍都會令眼睛不適甚至帶來傷害,AOC U27G4 電競顯示器就採用了硬件低藍光及 DC 直流不閃屏背光設計,而且通過了德國萊因 TÜV Rheinland 發出的硬件低藍光認證,證實顯示器發出的 415-455nm 有害藍光佔整段藍光的 50% 或以下,在毋需犧牲畫面色彩的情況下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影響。

 

 

 

AOC U27G4 27" Fast-IPS 電競顯示器

售價:HK$3,299

查詢︰Elletron Int'l (HK) Ltd. (2743-4848)

 

 

小編評語:

 

要4K 高解析度還是 320Hz 高刷新率?小孩子才做選擇,我當然是全都要啦!今次評測的 AOC U27G4 電競顯示器支援 4K 160Hz 及 FHD 320Hz 雙模式,只需簡單透過 OSD 按鍵就能在畫面細節及動態清晰度之間作出選擇,而且具備迅速的反應時間、廣闊的色域覆蓋範圍以及不俗的 HDR 還原能力,加上具備硬件低藍光及不閃屏技術,值得推薦給各位遊戲愛好者。

文: Angus Wong/評測中心
發表評論
OSZAR »